客流观察 | 深圳地铁2022年12月客流月报
Metro Bay 地铁大湾区
批注
01
客流总量
02
客流强度
本月客流强度均值随着线路规模增大而跌到0.9以下,但仍不妨碍连续4年客流强度登顶。深圳客流强度虽高,但由于除了3号线以外均采用A型车,且市区线密度足够大,因此运力不足的矛盾相对广州仍然较小。
03
换乘系数
本月换乘系数规律和11月类似,总体已经达到1.69以上,并有多日换乘系数超过1.7,但总体趋势和全网客流趋势类似,客流下跌时换乘系数亦下跌。此外16号线对换乘系数影响并未能观察出来——12月28日并没高于12月27日,此后的上涨更多是全网恢复以及节日效应带来的。
04
分线客流
各线路本月均值如上图所示,6号线支线、8号线休息日、16号线均值超过工作日,其它仍为休息日低于工作日且各项均值皆大跌:
第一梯队
第一梯队线路方面,工作日、休息日排序和以往基本相同,5号线仍然稳居榜首,1号线工作日继续居次席,周末和3号线偶有交集,恢复以往状态。12号线对1号线、5号线两条线路的影响从各线路跌幅来看并不明显,但1号线休息日较工作日落差比例竟有所缩小,比较意外。
第二梯队
本月11号线已经稳居第二梯队榜首,且休息日落差较以前略有缩小。4号线依然呈现疫情下较2号线抗跌的局面,下旬多数位居梯队第二。7号线、9号线两条线路工作日极为接近,7号线靠着普通休息日跌幅较小而领先,但跨年夜在深圳湾公园客流帮助下,9号线实现反超。6号线、10两条线路工作日和同梯队其它线路仍有差距,客流培养之路仍然艰难,但6号线周末跌幅小,往往能超越其中一些线路。
第三梯队
12号线、14号线以较正常状态下20余万独自居第三梯队,12号线已经稳定领先14号线约一成,而客流规律来看两线也颇为类似——正常情况下周末跌幅都不大,跨年夜均小超前一工作日。相信年后两条线路一定能屡创新高,不断实现突破。
第四梯队
本月28日迎来16号线开通,其量级稍高于8号线但大体在一个水平,故均归第四梯队。
8号线客流仍呈现节假日型趋势,跨年夜及正常周末仍能有较大上涨。16号线初开四天,随着日期性质变化而步步上涨,而此后的元旦达到了8.54w,为典型的节假日叠加尝鲜客流表现,开年首周工作日在6w余,占全网1%出头。
16号线是一条相对远离核心区的线路,其客流和深圳其它线路比确实不高,有待培养,但实现了区区通地铁,且有14号线快速进城,对沿线居民是很大的利好。某些爱好者看数据时,过分关注数据高低,觉得它“拖客强后腿”,是对它的极大不尊重。年后大环境稳定后,相信16号线有机会摸到10w客流。
最后一个梯队方面,有轨电车客流维持了正常形态,和全网表现类似。20号线在12月没有展会,客流比较平稳,和12号线开通前无显著区别。6号线支线为十分典型的节假日线路,其开通后第二个周末,形势最好的时候达到了0.9w,但此后由于大学生返乡、感染者比例快速上升,一直无缘挑战1w。
05
轨交占比
11月的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值为66.16%,大涨且创新高,说明14号线及岗厦北枢纽的开通有力带动了轨交占比,再度达到全国第2的位置,但在6号线支线、12号线、16号线开通后能否甩开广州、杭州,仍有待观察(其中12月轨交占比主要显示前两者影响,但受疫情干扰可能不准确;之后稳定观察应要到2月乃至3月了)。
06
1月展望
12月均值受大比例感染影响而快速下跌,但影响似是暂时的,1月初大体恢复到11月的9成。而春运即将到来,客流也可能在某个时期掉头向下,但和广州不太一样的是,今年春节客流可能不会比2022差了——因为去年同时疫情(造成的限制)也存在。节后客流有望类似2021,连涨多周,节后第4-5周才会真正显现今年的基础量级。
- 往期精彩回顾 -
- 深圳最新专题推文回顾 -
建设进度图:深圳地铁在建线路建设进度图【2022年8月】